查看原文
其他

孔院故事会 | 贾尼斯·霍瓦斯:他的中国书画课缘何一席难求?

王磊 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2022-06-09


CI Stories

孔院故事会


作者

 

王磊

匈牙利赛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前言

因为疫情,孔院的中国书画课转为线上教学,但学习者仍热情不减,报名踊跃,似有一席难求之虞。中国书画课持续高涨的人气得益于授课教师贾尼斯·霍瓦斯(Janisz Horváth)深厚的中国传统书画素养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孔院开设中国书画课


三年前,我们孔院邀请霍瓦斯先生开设中国书画课。当时,我院的汉语教学规模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注册学员每年逾一千人次,大中小学教学点达22个,分布在赛格德、布达佩斯、毛科、贝凯什乔包等多个城市。在奠定了良好的汉语教学基础后,孔院决定面向当地市民开设中国书画课,而当时入选作为任课教师的,便是曾求学于中国、现居住在布达佩斯的霍瓦斯先生。




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结缘


霍瓦斯先生很早就对艺术情有独钟,先后求学于布达佩斯美术及应用艺术职业高中和德国莱比锡印刷及书画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他继续研习阿拉伯、波斯和梵语等书法艺术,并通过与旅匈华人画家高学海和当地的“中国通”贝山(Sándor Szabó)交往而接触到了中国书画艺术,之后他因赢得国际艺术比赛而获得了赴中国美术学院深造的机会。这一难得的学习经历使他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并最终成为一名以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为事业的匈牙利人。



回忆起在中国求学的日子,霍瓦斯先生非常感慨,说那是他难以忘怀的一段美好时光。他每天的学习生活从早到晚都排得满满当当的,描述为“996”也不为过。在中国美术学院,这位对中国艺术如饥似渴的学生一丝不苟地临摹着篆、隶、行、草等各类书体以及山水、花鸟、写意等各类中国绘画作品,在老师的提点下,对其中蕴含的内涵与精髓也更加心领神会。这些都为他日后从事中国书画艺术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梅兰竹菊细勾勒,中国文化勤传播


回国后,霍瓦斯先生便立即投身于中国文化的教学和宣传工作,先后为匈牙利多所孔院和华人教育机构开设中国传统书画课程。在他的专业指导下,学员们仔细观察、用心临摹,书写和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他们在孔院书画展上呈现的作品也让中方员工赞不绝口。



在被问到为什么学员的习作大多以梅兰竹菊入画时,霍瓦斯先生解释说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对应“傲”“幽”“坚”“淡”这四种中国古人所崇尚的高贵品质。以书画托志明德,正是他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员习作 滑动查看更多


除此之外,霍瓦斯先生还潜心研究、著书立说,通过出版让更多的匈牙利人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书画。他认为匈牙利中国书画方面的书籍还很少,即便有所涉及也只是浅尝辄止,无法使读者充分领略其魅力。经过霍瓦斯先生多年的努力,一本厚达三百多页的《赵孟頫千字文》终于完稿。该书呈现了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千字文中的六种不同笔法,并附上匈语翻译、美学分析及相关背景知识介绍。此外,他还打算编写一本介绍王羲之、智永、颜真卿、怀素、米芾和赵佶等中国书法大家艺术风格的书籍,一个当代中国视觉艺术展览也在酝酿之中。


书稿 滑动查看更多



文化是凝聚人类的纽带


霍瓦斯先生认为,文化是凝聚人类的纽带,接触多元文化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促进交流与合作。他希望可以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平台继续更好地向自己的同胞介绍中国文化,为匈中关系的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往期精选

1

加迪安夫妇:中匈交流的使者

2

张洋洋老师:中西文化融合的魅力

3

胡琳院长:隔水青山似故乡

4

茹丝:中国文化已经融入我的生活中

5

刘正曦:因为你们,我爱上了中文

6

在孔院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投稿方式


征稿邮箱:news@cief.org.cn

欢迎大家投稿!


供稿:王磊

供图:Richárd Mohr  Janisz Horváth

内容编辑:吴晓静 刘希 杨立梦(实习)

美术编辑:黄思敏(实习)

点击分享+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